VC之冠 / 酒香浓郁 / 绵甜爽口 / 口味纯正 / 回味悠长 / 健康相伴
关于刺梨:
有这么一种野果,真的给居民带来了实惠。当果实成熟后,来这里观光采摘的人们给这个原本有点偏僻的村庄带来了新的生机,而这种野果现在被很多人所认识和喜爱,堪称“风投”,就是刺梨。说起花梨,它确实是一种外表矮小的野果。它的直径一般只有3-4厘米,上面长满了刺。然而,这种野生水果含有意想不到的营养成分。VC含量可达苹果的500倍。50倍的柑橘和10倍的猕猴桃。在贵州人眼里,刺梨不仅是上等水果,更是“荆棘财富”。野生刺梨_刺梨酒_刺梨饮料_刺梨泡水【功效,做法,价格】_观果刺梨酒
刺梨(Rosa roxbunghii)为蔷薇科多年生落叶灌木缫丝花的果实,又名山王果、刺莓果、佛朗果、茨梨、木梨子,别名刺菠萝、送春归、刺酸梨子、九头鸟、文先果,是滋补健身的营养珍果,是一种稀有的果实。生于海拔500~2500米的向阳山坡、沟谷、路旁以及灌木丛中,是贵州、鄂西山区、湘西、凉山、冕宁山区等地的天然野果,在贵州省和河南省开封市有大面积的人工种植。
历史渊源:
历史上利用刺梨酿制刺梨酒的记载,最早始见于清道光十三年(公元1833年)吴嵩梁在《还任黔西》的诗句:“新酿刺梨邀一醉,饱与香稻愧三年”。比此诗稍早或稍晚的贝青乔的《苗俗记》载:“刺梨一名送香归……味甘微酸,酿酒极香。”
公元1840年的《思南府续志》:“刺梨野生,实似榴而小,多刺,其房可酿酒……”同年《仁怀直录厅志》亦有刺梨酒的记载。公元1850年的《贵阳府志》,有“……以刺梨掺糯米造酒者,味甜而能消食”的记载。章永康《瑟庐诗草》:“葵笋家家饷,刺梨处处酤。”据《布依族简史》载:“花溪刺梨糯米酒,驰名中外,它是清咸丰同治年间,青岩附近的龙井寨、关口寨的布依族首先创造的”。